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四章 真形与真意 (第2/6页)
之中,百余名二十以下的青年学子盘坐于莆团之上,面带敬意,聆听着男子的教诲。 这是一堂武学理论课。 大易武院与武馆和其他任何一个势力最大的不同便在于,大易武院的教育是系统的,多元化的,绝不像是其他的地方一般,只是直接传授武学,偶尔才会跟他们讲讲历史,事实上,由于武道昌隆,大家都去学武了,很少有人在意什么历史文学之类的,便是到了书院这样的地方,多是捡那些与武道有关的秘藉来看,谁会在意什么武道的历史与渊源呢? 因此,在武院之外其他的地方,根本就难以找到类似的资料,也只有在武院这样的地方,历史悠久资料齐全,而且重视各种传承,才会有如此详实的资料,并且将其列为一门重要的课程,也正是因为如此,武院出去的武者,武学造诣且不论,光是眼界与素养,便要远远的超过同侪,个个都是人中龙凤。 王通坐在人群之中,仔细的听着,相比于其他人,他的心思更重,眼前业师所讲的武道真意之路,显然就是他一直以来接触的武道,并且自己也形成了自己的武道意志,至于起源,听听就是了,就当是一次的知识普及,他更在意的是所谓的真形之道,很明显,如果说真意之道在这里与仙域诸天是共通的话,那么真形之道便是这个世界所独有的,也是王通近日以来一直疑惑的所在。 “相比于真意之道,真形之道的起源很晚,始于中古之始的封神时代,于大唐而大兴,所谓的真形之道,便是模仿太古上古时代的先天生灵,或是法宝的特征,最终在识海之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