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_第九百零二章:格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零二章:格局 (第3/7页)

亲自参与了第二次的阅卷了,所以他很清楚,最开始呈上去的那十份试卷,到底是个什么货色。

    殿试和会试不同,没有什么主考官,同考官之说,理论上来说,参与阅卷的十个读卷官,是各自独立,互不统属的,这也是殿试阅卷,会从翰林院,内阁,六部各自抽调人手的原因。

    但是到最后,却还是闹出了这样的笑话,原因何在?

    萧镃,江渊等人,固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剩下的这几个人当中,但凡有一个人提出反对的意见,那么,萧镃等人的筹谋,就会立时失败。

    甚至于,都不必提出反对意见,只需要他们公正审评,选出自己觉得最好的试卷呈递上去,那么,在天子御览之时,程宗的那份并不算出色的试卷,理所当然的,不可能名列一甲。

    之所以他们没有这么做,一是因为所谓的官场规矩,二是因为不想得罪人。

    江渊之所以敢这么做,其实就是掐准了这一点。

    他先是说服了张敏,朱鉴,又联合了萧镃,相当于挟内阁,翰林院之势,去跟这些侍郎们对垒。

    按照之前殿试的规矩,萧镃是翰林学士,所以,殿试由他来主持,所以,当萧镃暗示他们要统一标准的时候,他们觉得不妥,但是,出于不想得罪人的想法,硬是没有人站出来反对。

    所以,闹出了这样的局面。

    从这个角度而言,陈循说官场风气败坏,并不是没有根由的。

    但是问题就出在这,天子一味打压清流,重用有地方经历的大臣,可事实上,两者不过半斤八两而已,谁也不比谁做的更好。

    清流固然有自己的缺点,但是,至少有一点,对天子来说,是需要的!

    那就是,对于清流来说,声名道德,就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