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_第八百五十二章:最好的结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五十二章:最好的结果 (第5/7页)


    一次是最开始朱仪上奏之后,有官员出面反对,这个时候,朱仪没有出面,反而有一御史出面反驳。

    这一下,便将有可能出现的文武对峙,消弭于无形之间,而这个御史,又恰巧和成国公府有旧,这恐怕不是巧合可以解释的。

    在此之后,这件事情就被抛开了立场属性,成为了各执己见的政务问题,或许是察觉到了这一点,天子直接点了部院内阁这些成国公府影响不了的大臣出面。

    俞士悦一向持中,不算意外,而陈镒坚决反对,当时有些出乎陈循的意外,但是如今想来,怕是陈镒也察觉到了,这次朝堂议事,背后有被人cao控的影子,所以才亲自出面试探。

    陈循也恰恰是从那个时候,察觉出来不对劲的。

    寻常时候,陈镒虽然方正,但是,可不会说话这么不客气,直截了当的就表示坚决反对。

    对陈镒这个人,陈循还是有了解的,他不是这么赶尽杀绝之人,但是他这么做了,就只能说明,他在试探。

    果不其然,紧随其后,朱仪就摆出了阿速已然谅解的理由。

    这个时候,气氛其实已经有些紧张了,陈镒直接添了一把火,提起了最敏感的话题,任礼谋刺朝廷重臣。

    这个话题在朝堂上一旦提起,势必会引起诸多议论躁动,可以说是置任家于死地的必杀技。

    成国公对峙左都御史,意见相左本就容易相持不下,更何况,陈镒提了这种话题出来,必然会引起朝堂舆论压倒式的反转。

    可就在这个时候,朱仪又退了,紧接着,陈懋出面,直接将讨论任礼罪行的这一节略过,提起万民书,这一国公一侯爵,二人一退一进之间,将再度酝酿起来的朝堂风波,再次消弭于无形。

    再就是最后,朱鉴出面提出将任弘留京奉养长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