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三十章:这不就来填坑了 (第3/8页)
当于谦在胡濙的指点下,突破了这层局限,尝试着用这种思维再去看待天子如今的作为,他自然而然,能够看出更多不同的东西。 胡濙有他的老辣,于谦也有他的优势,作为兵部尚书,他的目光,始终着眼于整饬军屯这件大事之上。 很明显,现阶段整饬军屯遇到的最大的阻力,就是藩王势力,伊王只是其中之一。 这才是于谦想要亲自前往伊藩的原因,只有伊藩的事情闹得够大,伊王受到的惩罚足够严厉,天下诸王,才能纷纷畏惧慑服,进而使大政推行顺利。 但是现在,天子召伊王进京,建王府将他们长留京中,能够威慑的范围其实是有限的。 这么做的好处是,动荡程度很小,将伊王‘多留’一段时间,严格意义上来讲,反而是亲近宗室,笃信亲亲之谊,是值得称赞的。 当然,实际上对于伊王来说,肯定十分难受,离了自己可以作威作福的封地,到了天子的眼皮子底下,必然要约束言行,不然的话,犯个什么错,天子随时都能降旨申斥,诏书要不了半个时辰的工夫,就能送到他的手里。 但是,这仅仅是对伊王而言的,对于其他藩王,是没有实质性的威胁的,天子能把一个藩王召进京师留下,能把两个藩王召进京师留下,可他能把所有的藩王都能关在京师里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真要是所有的藩王都进了京,那天子能不能压得住,可就不一定了。 所以,从大局出发,于谦本来觉得,这仍旧是个治标不治本的法子。 可如果说,按照胡老大人的思路,预设天子已经做好了盘算,该如何慑服诸王,就像让勋贵乖乖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