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三十四章:清流的未来 (第2/8页)
林院观政讲读,满三年后散馆,视其成绩,第一档授翰林官职,第二档授御史或其他部院官员,第三档授地方官职。 而且,有清流资历,无论是到部院,还是到地方,都是可以酌情擢升的。 有经延制度在,清流意味着简在圣心,有庶吉士制度在,清流意味着最优秀的人脉关系,有内阁在,清流意味着最平坦的前途和靠山。 此三者,共同铸就了清流在朝堂上的特殊地位。 但是,自从天子登基之后,这种情况显然发生了改变,首先是圣心圣宠,经延讲读,天子虽然从来不曾废弛,但是,对于清流官员,却从无优待,甚至于,在登基尹始,天子便曾下令,经延讲读,止许翰林官员侍奉,其余未授官之庶吉士,一律不得侍讲经延。 再往后,随着王翱入阁,陈循调任工部尚书,高谷因过调任南京,萧镃出任翰林学士,这两年下来,内阁从表面到实质上,都已经和内阁切割开来。 如果说还有什么微弱的联系的话,那么就是,内阁大臣还会轮流侍奉经延讲读。 但是,自从太子出阁之后,内阁大臣便只剩下兼管翰林院事务的王翱仍旧侍奉经延,其余阁臣,轮流为太子讲读,如今仪铭上任之后,王翱也不再侍奉经延,这二者的微弱联系,也就此切断。 无独有偶的是,按照往常的惯例,太子府官员,原本也该和翰林院官员相互兼任,但是,此次太子出阁,天子却直接废掉了这条惯例,令其互不兼任。 如此一来,翰林院没了圣宠,也丢了内阁,剩下的,就只有一帮科考成绩拔尖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