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一十七章:时不我待 (第7/8页)
的事务,基本上不怎么出门。 有上门道贺的人,也只是简单招待,甚至连宴饮都不留,倒是引得颇多和他交情不错的同僚有所微词。 但是,对于这些声音,杜宁却显然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站在文华殿外,杜巡抚穿着礼部刚刚送来的,崭新的二品绯袍,心绪万千。 不出意外的话,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他都要远离这个,象征着整个大明政治中心的地方了。 自从那天和陈循谈过之后,杜宁虽然仍然不知道所谓的‘自己的为官之道’到底是什么。 但是,也总算是咂摸出来了一点属于自己的味道。 应该说,杜宁为官二十多年,他当然是有自己的为官之道和处事原则的。m.zwWX.ORg 可既然陈循这么说了,那便说明,他所认为的为官之道,和陈循所说的,并不是一回事。 事实上,这也是杜宁最大的优点之一,就是善于自省。 回府之后,他反复的回想陈循说过的话,最终差不多明白过来。 陈循所说的为官之道,实际上更准确的说,应该是要真正迈入朝廷重臣的行列,所需要秉持的政治原则,以及作为文臣的最顶端,所需要的格局和政治魄力。 某种意义上来说,真正能够位居高位的人,必定是在某个方面上,做到极致的人。 六部七卿,加上首辅王翱,一共八个人,其实各有各的坚持。….就拿对待太上皇这件最敏感的事情来说,这些大臣们,有些是无条件支持天子,诸如王文,于谦,有些持中立态度,如陈循,沉翼,有些明显就是在和稀泥,如胡濙等人。 但是,无论是何立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