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_第九百三十一章:疯狂暗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三十一章:疯狂暗示 (第2/7页)



    但是这显然不是他们想要的结果。

    毕竟,至少有一点,是他们和天子能够取得共识的,那就是,整顿科道,目的并不是为了捂住言官的嘴,让他们失去谏诤君上的作用,而是想要将这种权力加以限制,防止权力滥用,让言官们在既能匡正君上的同时,更多的精力,能够放在朝廷的事务上。

    面对陈镒的质疑,王翺皱了皱眉,道。

    “总宪所言,本官不敢苟同。”

    “所谓言路通畅,指的是科道官员,能够直达天听,而不被其他官员阻拦,但却并不是可以随意议论朝廷诸事。”

    “朝廷广开言路,是为了集思广益,但是,诸官员当中,唯有科道有风闻奏事的传统。”

    “二者叠加,便造成了科道官员在面对朝廷大政时,往往不经察查,思虑而妄发议论,甚至于,常有多年在内地巡查的御史言官,从未到过边境,仅凭公文消息,流言议论,便在边境诸事上指指点点,自以为是。”

    “更有甚者,听风便是雨,手中毫无证据,仅凭一腔热血,便纠结聚众,行扣阙之事,扰动朝议,动荡朝局,实为大害也!”

    “本官并非想要限制言路,只是,朝廷言路宽广,原本便不拘科道,然科道既有风闻奏事之权,若再可随意议论朝廷大政,未免不妥!”

    应该说,科道言官,的确不怎么招人喜欢。

    虽然,王翺能够开口,肯定是提前在心中有了腹案,但是,这番话说出来,多少还是带点个人情绪。

    要知道,当初王翺身为提督大臣,巡查广宁时,忽遇瓦剌进犯,他带兵仗剑守城,亲临城墙上督军,当场将劝他弃城退走的官校拿下,可谓风骨凛然。

    但是,此事传回京师之后,却遭到了言官弹劾,说他擅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