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_第九百八十二章:伴君如伴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八十二章:伴君如伴虎 (第5/8页)

德安社稷,其所为者,皆以安定天下,保重社稷为目的。”

    “然二者所不同者,便在治国之道也。”

    “法家以制度,法令为先,商鞅变法之时,曾有一言,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此不可谓不公正,然秦法严苛,民怨沸腾,以致二世而亡。”

    “汉代之秦,首推黄老,后尊儒术,果天下大兴,然至前宋,儒门大兴,文驭于武,却有澶渊之辱,南迁之祸,何者?”

    “皆因治国之道,未有万世不易之法,法家求公正,儒家重仁恕,二者皆为煌煌正道,用之适宜,则国家兴盛,用之不宜,则为取祸之道。”

    “故以儒法之用,无一定之规,陛下圣明英断,为千古圣君,当取公正乎,取仁恕乎,存乎陛下一心,为社稷故,儒法皆为国之正道,此草民浅见也,请陛下垂训。”

    显然,杨杰是打过底稿的,不然的话,这么短的时间之内,不可能如此清晰条理的说出这番话来。

    但是,无论是否有过准备,都不重要。

    朱祁玉望着眼前的年轻人,神色有些复杂,片刻之后,他轻叹一声,道。

    “说得好,甚合朕心,但是,杨杰,你可明白,你这番话,若非说与朕听,换任何一位天子,必将你当场诛之!”

    要知道,儒法之争,在历朝历代,都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

    尽管历代帝王,治国之时都不可避免的会引用法家的做法和思想,但是,却没有人会将其宣之于口。

    因为,做是一回事,说又是另一回事。

    时至今日,儒家思想,早已经是朝堂上的主流思想,而事实证明,儒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