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零五章:局势调转 (第2/7页)
,只是觉得靡耗过大,不应在此时大兴土木,并非反对于谦的整体思路。 相反的,九边重镇的设想,在具体的cao作层面上,还是得到了诸多大臣的认可的。 身为兵部尚书的于谦,尚且是如此,便可看出朝廷文武在边防策略上的态度了。 当然,除此之外,土木之役还给了朝堂群臣一个绝佳的借口,这也是朱祁钰虽然‘想’动兵,但是,却迟迟没有在朝堂上直接开口表态的原因。 话未挑明,一切都还有余地,但是,如果挑明了,指定有一大堆大臣把土木之役的殷鉴搬出来,再成就一批谏臣清名。 这一回更是如此,朱祁钰还没开口,就被陈循给堵了个干净。 表面上这番话是说,消息不知真假,需要查明详情之后再做定夺,但是实际上的意思,就是想要静观其变。 也先之死,对于大明来说,固然是好事,但是,也要分什么时候,如果说是在当初土木之役时,也先暴猝,那么自然是雪中送炭。 可是如今战事已平,也先已败,瓦剌元气大伤,又有鞑靼为敌,这个时候,也先的死,当然会给瓦剌一个沉重的打击,但是,对于大明来说,也只能算是锦上添花之喜而已。 所以说,在冷静下来之后,老大人们很快意识到,相比于关心瓦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更重要的,是要抑制住天子可能蠢蠢欲动的心。 要知道,先前鞑靼内乱,喀喇沁部和翁里郭特部向宣府施压,已经让天子有要打一场的苗头,如今听说瓦剌同样发生了变乱,也先身死,指不定会有什么想法冒出来。 因此,在陈循说完之后,紧接着,内阁这段时间以来,一直低调的朱阁老也上前道。 “陛下,臣以为陈尚书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