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_第九百章:群起而攻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章:群起而攻之 (第5/7页)

不浅,从老尚书王直还未致仕的时候,他就已经是吏部侍郎了。

    而且,这位赵侍郎的经历十分传奇,他是朝中大员当中,少有的没有进士出身的官员。m.zwWX.ORg

    永乐三年,赵新乡试中举,被选入太学读书,后来机缘巧合,参与编纂《永乐大典》,之后叙功被授予工部主事,历任工部主事,户部郎中,江西巡抚,吏部侍郎等职,为官以清正勤廉著称,在粮储,吏治等诸多方面,都是一把好手。

    更重要的是,当初王振势大,于谦被人构陷,赵新和俞士悦一样,是为数不多的几个愿意站出来替于谦发声的大臣。

    甚至于,因为此事,后来赵新也一度被王振记恨,构陷入狱,因为此事,虽然于谦如今官居少保,但是,他对于这位赵侍郎,也依旧十分尊重。

    事实上,若非是王文横空出世,赵新一度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接任王直吏部尚书职位的人。

    甚至于,虽然王文横插了一脚,直接空降成了吏部尚书,但是这位赵侍郎,却并没有任何怨言,反而兢兢业业的辅佐王文,完成了前次的大型京察。

    这样的一位大臣,除了官位不及七卿之外,在朝中的影响力,可是丝毫不弱。

    只不过,这位老大人向来安分守己,并不参与朝中争斗,只管着自己手里的事务,可这一回,却不一样,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位赵侍郎,有一位好友,不是别人,正是内阁的张敏。

    面对赵新的诘问,杜宁倒是不慌不忙,道。

    “赵侍郎,萧学士在割脉自杀之前,曾经留下一封自陈书,这份自陈书中,写明了江渊是如何主动同他串联,又是如何核定审阅标准的。”

    “当日,在阅卷之前,江渊主动叫住了萧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