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_第八百一十五章:太子出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一十五章:太子出阁 (第2/7页)

是,举凡登基大典,更多的是在先皇驾崩之后不久举行。

    为表孝道,虽重要繁复,却不可过分盛大,其次便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先皇驾崩,新皇未立,朝局不免动荡,这种状况下,登基大典更多像是仪程,自然不会准备的过分浩繁。

    可册封太子,乃是纯粹的大喜之事,而且,基本上都是天子登基数年,稳定局势之后,有充足的时间准备,因此,盛大繁复,也就可以理解。

    这套典制,从洪武沿用到永乐,虽然后来中书省被废,但是,历代皇太子及皇太孙册封,仍旧是照此办理,不过因中书省之废,稍加变通而已。

    而迄今为止,历代皇太子中,唯一没有用这套典制册封的,就是太上皇。

    这也是第二套典制的由来。

    太祖皇帝所制定的这套册封仪,固然可以最大程度上的彰显皇太子的地位之尊崇,储君权威之盛大。

    但是,只一个缺点,就是需要皇太子配合的地方很多。

    按理来说,这不是什么难事,有引导官带着,皇太子所要做的,无非是按照典制行礼,执圭受贺罢了。

    可就是这一环,在当时却成了难事。

    那时先皇登基不久,喜得长子,兴冲冲的想要册封为皇太子,但是,当时的太上皇,才刚满一岁,名字刚上玉碟,路都走不稳当,还习惯半爬半走,偏当时先皇又催的急,可给礼部的老大人们给为难坏了。

    如此庄重盛大的仪典,总不能作为主角的皇太子,站着站着就趴下了吧。

    于是,这個时候,刚刚升任礼部尚书不久的胡老大人,就站了出来,向先皇建议,可以重新制定一个册封仪。

    虽然当时有很多人觉得这么做有违旧制,但是,胡老大人向来不是一个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