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九十一章:成国公的算计 (第4/7页)
所以,军府发展到现在,其中的状况其实已经变得十分畸形,前一类的人懂得政治,但是不懂军务,而且,其中有不少纨绔子弟,依仗自己背后的势力,占据着军府的上层位置。 后一类的人有能力,懂军事,但是,在政治嗅觉上欠缺,而且,往往没有靠山,所以初入军府时,要么只能听人调遣,要么就只能投靠之前曾经带领自己打过仗的勋贵之家攀关系。 通过这种方式,事实上勋贵已经牢牢的控制了军府上下,剩下的争端,就是出自于勋贵内部的了。 要知道,从太宗时代,到宣宗时代,虽然历代先帝重用的人各不相同,但是,也基本都是在勋贵之间相互制衡,或者说的再说的直白一些,无非是那几座公府之间起起落落的斗争罢了。 从这个角度出发,再看张輗所上的奏疏,其实就能看出很多东西。 他参劾的名单里面,有不少都是各家勋贵的远亲或者姻亲,就算是没有实质性关系的,也大多都曾是勋贵部将,或者曾经受过提携。 所以说,整顿军府,实质上要面对的,是庞大的勋贵集团。 这才是朱仪真正的底气! 如果天子打算整顿军府的话,那么,代表着英国公府的张輗,是最好的选择。 首先,作为勋贵最顶层的公府之一,英国公府本身就对军府当中的许多武臣,有着庞大的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一方面体现在,许多武臣的靠山,本身就是英国公府,另一方面则体现在,现如今在任的许多武臣的人脉关系,乃至是暗地里的一些不端行为,英国公府都知道的清清楚楚。 所以,只要英国公府肯查,那么,必定能够查的彻底,这是张辅当年留下来的,最深厚的底蕴,也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