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_第七百三十八章:早朝之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三十八章:早朝之前 (第3/7页)

自于工部尚书陈循,举荐大理寺卿杜宁。

    但是,两份的内容都一致,希望能够尽快确定翰林院掌事人选,主持馆选事宜。

    至于剩下的,则都来自于科道御史。

    还是那句话,春闱虽然结束了,但是,围绕着春闱而起的风波,却并没有结束。

    虽然黄榜如期公布,这次殿试并没有在民间掀起太大的影响,但是,在朝堂之上,却毋庸置疑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十位读卷官集体受罚,为首的翰林学士萧镃被免职待勘,这些迹象,都表明这件事情的背后,并没有表面看起来这么简单。

    理所当然的,作为朝廷言路的代表,御史们很快闻风而动,一本本弹劾的奏疏,纷纷递了上来。

    只不过,如朱祁钰所料想的一般,这些奏疏基本分成两个部分。

    其一是将矛头直指萧镃,捕风捉影的揣测萧镃和程宗之间的关系,弹劾他为一己私利cao弄抡才大典,指责他无才无德,不能为国家取才,乃清流败类。

    那话说的,仿佛萧镃不自裁谢罪,都不足以平民愤一般!

    其二则是关于馆选,不少科道官员进谏,觉得萧镃不宜继续在翰林院任职,提议尽早任命新的翰林学士,保证馆选的正常进行。

    这么多份奏疏递上来,似乎在朝局之上,已经形成了“汹涌”的朝议,那就是……

    无论是真是假,萧镃完了!

    他身上的污名洗不清了,即便是最后安然无恙,可士林中的清誉已然毁了,仕途又能剩得下什么呢?

    眼下看来,萧镃最好的出路,就是上疏辞官,或许还能保有最后一点体面。

    当然,这已经不重要了。

    弹劾萧镃,目的只是为了要把他赶下翰林学士的位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