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_第七百九十一章:太上皇的感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九十一章:太上皇的感动 (第5/7页)

最特殊的一种。

    要知道,太子并非天子,所以,一般来说,太子影响朝政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其一自然是特殊情况下,受命监国理政,这种情况在洪武,永乐年间,都出现过不少次,并不稀罕。

    但是,如今东宫幼弱,而天子却春秋鼎盛,所以至少十年内,这种情况应当是不会出现的。

    其二就是比较正常的,也即是通过东宫属官,在朝廷发声,进而干预朝政。

    这种方式历朝历代都有,大多数的太子都是这么做的,事实上,这也是太上皇一党,一直希望太子早日出阁备府的原因所在。

    至于最后一种,则是太子直接议论朝政,这种方式在很多时候,也很常用。

    毕竟,太子在东宫期间,虽然不理政,但是却会学习政务,既然要学习,自然就是要发表自己的看法的。

    而且,太子的身份特殊,于臣下是半君,于御前却是臣子。

    所以,在政务一道,太子亦可像大臣一样,在皇帝面前发表自己的看法。

    事实上,这也是太子在朝廷上亮相的必经之路。

    出阁读书,可不仅仅是跟民间私塾一样,读书识字,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如何处理政务。

    这也就是,历朝历代太子最难做的地方。

    太子是储君,既然如此,就对社稷江山负有责任,普通的皇子可以闲云野鹤,甚至是招猫逗狗,只要不被老爹拿鞭子抽,都无所谓。

    但是,太子必须言行端正,而且,这还是最基本的。

    出阁读书之后,太子一项很重要的事务,就是要对经典,政务,史事发表自己见解和看法。

    再说的直白些,其实意思就是,太子需要参与政务处理,但是,却没有丝毫的决定权,甚至于,太子本身对于朝政并没有任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