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九十二章:拉扯 (第2/7页)
而被册封爵位的勋贵,被老牌的燕王府班底和势头正盛的北征勋贵都不怎么瞧得起。 所以,这帮人抱团取暖,慢慢的就聚在了定国公府的周围。 虽然说,定国公府甚少在朝堂上发声,但是,毕竟国公的爵位摆着,勉强也可当一个旗帜来用。 当然,实际上起作用的次数有限也就罢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总归各家算是抱团取暖,互相扶持,定国公府也从中获利不少。 从这个角度而言,定国公府应该还是看重和这些勋贵之间的联系的。 可是,这种关系毕竟松散,没有太强的利益牵连,所以,在李贤受到天子抬举,被册封了国公之后,原本聚在定国公府周围的勋贵,就渐渐分裂成了两派。 一派仍旧跟着定国公府与世无争,另一派则跟丰国公府亲近。 别看李老公爷年纪又大,身上战功又不算多,而且在朝堂上,很多时候胆魄也不够。 但是,有他的存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安抚一众老牌勋贵。 要知道,如今范广,杨洪等一干勋贵在京中渐渐把持实权,再加上之前成国公府,英国公府遭受冷落,不少勋贵对此十分不安。 知道内情的,晓得是因为这两家公府暗中向着太上皇,在和天子较劲,但是不知道内情的,难免觉得,天子刻意的在打压勋贵。 尤其是土木之役当中,天子重用文臣,甚至连京营提督大臣的职位,都交给了于谦,这种种举动,很容易让人多想。 这个时候,丰国公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他作为一个二世祖,在朝中的人脉关系一直很好,天子晋封他为国公之后,虽然一直没有让他领兵,但是,身上却始终挂着一个南京中军都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