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八十六章:宿命论不可取 (第3/5页)
“陛下容禀,臣并非觉得边境防务可以松懈,只是以为我朝廷并不必过分紧张此事。” “退一步说,即便是最坏的情况发生,大明和瓦剌真的重启战端,那么双方的实力也仍旧摆着。” “如今大同有郭总兵,宣府有陶总兵,甘宁有关西七卫,辽东有曹总兵,几位将军皆是在瓦剌之战当中屡立战功之辈,对于虏贼情状熟悉,据城以守,以逸待劳,虏贼即便来攻,也难得速胜。” “所以,我大明只需稳扎稳打,命京营严加守备,准备好首批援军以备不测便可,剩下的官军调动准备,待战端真的发生,再准备亦不算迟。” 这番话倒是让在场的众人脸色稍好看了几分,开始认真思索起杨洪所说的可行性。 的确,抛开别的不谈,如今镇守边境的几位大将,都是在瓦剌一战当中有着出色表现的。 谷辦大同的郭登就不说了,在也先重兵压境的情况下,死守大同数日未失城池,其后,先破伯都王,再袭沙窝,亲手斩去也先一臂,功封定襄侯。 除此之外,宣府的陶瑾也凭借紫荆关一战中,奋勇当先,射杀伯颜帖木儿,故而受到朝廷的重用。 更不要提,还有同在宣府多年,一直跟着杨洪耳濡目染的副总兵杨俊在旁辅助。 无论局势如何变化,这些人的战功和履历是摆在那的,他们在面对瓦剌的时候,至少不会怯懦败退。 所以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