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皇兄何故造反? 第1091节 (第3/8页)
,依旧广为流传。 不管是唐太宗心爱的小鹞被捂死,还是长孙皇后的劝谏,都成为了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 所以陈镒想说的很简单,那就是,如果想要一个敢于言事的环境,那么,要么就是给予言官宽松的环境,让他们说什么都不会被责罚,要么,就是打造出一个像魏征一样的人出来。 前者显然不是朱祁钰想要的,毕竟,大明的科道已经足够张狂了,再给他们无限的谏奏权,那他之前还折腾什么。 既然如此,那就只剩下第二条路,找一个标杆出来,打造一种,好像是鼓励言事的氛围出来。 所以,朱祁钰说,大明需要一个‘魏征’,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需要魏征的是大明,而不是朱祁钰自己。 这就是,他非要仿效唐太宗和长孙皇后故事的原因。 魏征是千古名臣,而唐太宗之所以会接纳他的谏言,不仅仅是因为他自己心胸宽广,更重要的是,魏征本人是有见识的,他提出的大多数谏言,都是正确的。 这两者兼备,才促成了这一段君臣佳话,可是,在朱祁钰看来,王竑显然是达不到魏征的高度的,此人虽然正直,可是,却过分迂腐。 如果说朱祁钰出面封赏他的话,那么,就出现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既然赏了,便等于承认他是对的,既然是对的谏言,身为君上,就没有不接纳的道理。 可是,朱祁钰需要的,是一个有魏征之名,而无魏征之实的大臣。 如此一来,便只有让皇后出面‘劝谏’,如此一来,双方都能有台阶下,而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