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_第八百九十九章:今天是杜寺卿的主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九十九章:今天是杜寺卿的主场 (第4/7页)

时呈上,怎么可能会出现这么大的纰漏。

    殿试一定是有问题的!

    不然的话,就是在打天子的脸,但是,这个问题出在哪,就值得商榷了。

    寻常人的思维,总会觉得,是内外勾结,私相授受,最典型的手法,莫过于举子和某个读卷官有牵连,或者是收受贿赂,在殿试当中徇私舞弊。

    但是杜宁上来就开口否认了这个可能,并不是他傻,恰恰相反,他这是想要,把影响降到最低。

    要知道,这次查案,和以往的科举舞弊案件都不相同。

    大明最典型的科举案件,应该算是洪武时的南北榜案,那次大案,牵连的朝臣不知凡几,最大的原因,其实就是朝廷被架在那了。

    底下是举子们汹涌的舆情,上头是太祖皇帝下令停止发榜,限期破案的严令,无论如何,这件案子都必须给各方一个交代。

    所以,哪怕当时阅卷的那些官员并没有徇私,可闹出了这么大的事,就得他们来负责。

    但是这一次不一样,这次殿试的案子,虽然天子震怒,朝野震动,但是,却仅限于朝廷当中,并没有波及到民间。

    在重新阅卷之后,黄榜如期发布,应试的举子们,也没有人对结果提出任何的异议,甚至于,被点中的进士,如今都已经各自在部院寺监当中观政流转,据说有表现出色的,诸如榜眼王越,探花余子俊,都已经得了优秀的评语,送到了吏部,考虑提前结束观政,进行授官了。

    这种情况之下,要审这件案子,就得首先保证,不能波及到这些举子们。

    读卷官呈上名单后被否决重新审定,堂堂朝廷的抡才大典,出现了舞弊的情况,已经很丢人了。

    如果说到最后查出来,是某个举子和朝中大臣相互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