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零二十五章:区别对待的岁禄 (第4/7页)
这也是周王和鲁王在这件事情上如此尽力的原因,其他的藩王是为了出气,他们则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 于谦一倒,自然也就没有足够分量的大臣,能够继续把这道大政给推行下去。 这中间的情由,大家都心知肚明,因此,看着秦王这般义愤填膺的神色,郑王不由笑道。 “看来,那位杜巡抚,给你的压力不小啊?” ….“唔,代王就不说了,沉王那边,应该是被收拾的差不多,而且我还听说,肃王那边,也差不多已经松口了?” 山西,陕西两处,共有五位藩王,秦王,晋王,沉王,肃王,代王。 代王早早的就主动对朝廷妥协,自不必提,剩下的晋藩和沉藩,天子派了身边的亲信大珰成敬亲自前去。 这位成公公,早年就是受晋王附乱而被牵连,才受了宫刑,如今成了天子最信任的太监,再临山西,新仇旧恨涌在一起,手段自然狠辣。 而且他是宦官,所以相对于大臣来说,行事上顾忌就少了很多,这段时间,晋藩的日子难过的很,更要命的是,既然去的是成敬,那就说明,他们到京城来找天子闹,恐怕作用也不大。 无独有偶,秦藩和肃藩这边,日子也不好过,大理寺卿杜宁挟功调任陕西巡抚,他倒是没有成敬那样的手段,但是,他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人脉广的很。 人还没到陕西,一帮说客就已经到了,这些藩王们控制军屯,说白了,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地方的仕绅,毕竟,王府的人手有限。 而地方上的仕绅,又和朝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杜宁是清流进士出身,又有陈循这么个老师在背后撑腰,整个清流基本上都要卖他一个面子。 这些地方的仕绅,不管是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