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九十九章:重新定义勉为其难 (第2/7页)
当场下令,将这两个内侍杖毙,人内臣已经带过来了,就在殿外。” 殿中一片寂静,老大人们一时也有些不知该说什么好。 应该说,阮浪来的很及时。 这个解释,明面上的确可以说的过去。 孛都收买宫中内侍,伪造圣旨,逃出京城,这就是太上皇对这件事情给出的解释。 当然,这个解释,不是给在场的这些老大人们的,而是给朝廷上下的。 在场的都是朝中重臣,只要稍稍一想,就可以找出其中的诸多漏洞。 要知道,一道诏旨想要成形,不仅仅是有玺印就够的,玉轴,绢帛,朱笔,这些物事,每一样都珍贵之极,而且是被分别保管的。 孛都那一日拿的圣旨,是从材质到玺印都实打实毫无伪造痕迹的圣旨。 单这一点,就不是所谓的两个看管玺印的内侍私自伪造圣旨,可以解释的通的。 何况,太上皇的宝印,虽然不比天子玉玺保管的那么严格,但是,也有相对应的保护机制。 一般情况下,宝印被锁在专门的房间当中,门外有专人看守。 可看守之人,是无权使用的,能够取出宝印的,是太上皇专门任命的掌印太监,也就是阮浪所说的,保管宝印的内侍。 如果要使用宝印,至少要由两个人同时前往,一人持房门钥匙,一人持锁住宝印的箱子钥匙,才可以取出宝印。 与此同时,玉轴绢帛朱笔这些东西,又是另外几批人负责保管,这些东西在分别取出之后,会送到御前,承旨书写无误后,在御前盖上玺印,才算作真正成形。 如此复杂的工序,区区两个内宦,竟能一手遮天?这是真的把在场众臣当傻子吗? 而且,就算真的是孛都收买了内宦,可太上皇这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