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_第九百四十七章:国公爷跳反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四十七章:国公爷跳反了? (第7/8页)

,本质上属于抗旨,而且,需要所有的内阁成员同心协力,所以,到现在为止,基本上没有出现过。

    至于六科的执奏权,听起来好听,但是,也有严重的限制。

    首先,这种权力,虽然类似于唐朝门下省的封驳权,朝堂当中也惯称为封还,封驳权,但是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

    门下省有宰相之权,所谓封驳,是指驳回圣旨,由中书省重新拟定,这是门下省的固有之权,不必经过任何人,包括皇帝在内。

    但是,六科的执奏权,从名字上就就可以看出,这本质上是一种复核权。

    意思是,诏书下发到六科,由六科的官员进行复审复核,查验是否有疏漏或者不合典制之处。

    如果有的话,六科官员可暂时不予下发,持诏书进宫禀明情况,奏请皇帝是否要进行修改,此谓之执奏。

    这个过程当中,六科执行的是查验的功能,并不具备驳斥的权力。

    说白了,即便诏旨是错的,不符合典制的,六科也最多只能向皇帝申辩执奏。

    如果皇帝一意孤行,六科是没有权力驳回圣旨的。

    这是其一,也是最本质上的限制,执奏只能延缓诏书下达的流程,只要皇帝的意志足够坚定,并不能真正阻拦诏书的下发。

    除此之外,执奏权动用的代价极高。

    虽然是复核请奏,但是本质上,这也是冒犯皇权的一种举动,所以,一旦动用了执奏权,那么,负责执奏的官员,仕途必然就走到头了。

    寻常御史直言进谏,最多是惹得皇帝不悦,终还是有复起的机会,但是执奏权一旦动用,即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