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三十二章:密奏制度 (第4/8页)
人,斩钉截铁道。 “出现这种状况的最大缘由,是科道有风闻奏事之权!” “所以,是不是密奏,科道官员都会捕风捉影!” 闻听此言,陈镒眉头一皱,就要开口反驳。 王翺这分明是在强词夺理。 的确,搬弄是非,捕风捉影,是风闻奏事的副作用。 但是,他也并不是想说现如今的科道干干净净,而是意在强调,朝臣对科道的反监督作用。 清流科道的共同特点,就是重名! 这种风气之所以形成,就是为了避免科道官员随意攀诬,如果换了密奏,那么,朝臣不知道谏奏内容,自然,这种制衡的作用也会消失。 现如今固然有铤而走险之辈,但是,大多数的人,无论是自身清正,还是碍于声名,总会有所收敛。 可是,这种制衡作用一旦消失,那么,可以想见的是,这种搬弄是非的事,一定会层出不穷。 现如今,王翺就是在故意混淆这两个概念。 不过,还没等他开口反驳,王翺就继续道。 “当然,风闻奏事是为了畅通言路,总宪的意思,本官也明白。” “正因于此,本官才说,奏疏不能直送宫中,而要送内阁票拟后再送宫中。” “陛下英明睿智,纵然有宵小之辈搬弄是非,亦能洞察其心,但是,后世之君未必有陛下如此圣明烛照。” “内阁所设,便是为了以备咨询之用,密奏送至内阁,必有阁臣票拟,协助陛下,辨明忠jianian是非。” “如此,既可以起到保密的作用,又可以避免陛下被蒙蔽蛊惑,岂非两全?” 啊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