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三十二章:密奏制度 (第6/8页)
何衙门,密奏皇帝。 这是惯例,打从洪武时期,就是如此了,不是什么新鲜的事儿! 现如今,只不过是把这一套,应用到了外朝的科道身上而已。 当然,科道官员和锦衣卫,毕竟还是不一样的,从本质上而言,锦衣卫对皇帝负责,但是科道官员,是对江山社稷负责。 所以,锦衣卫对皇帝的旨意唯命是从,但是,科道官员除了监察权之外,还保留有对皇帝的谏诤权。 这就导致了,密奏制度如果用在科道的身上,必然要加以改进,一是入陈镒所说,防止有宵小之辈搬弄是非,蛊惑圣听,二是…… 这一点不太好说出来,但是,在场的大臣却都有共同的默契,那就是,不能让科道完全变成锦衣卫的翻版,不然的话,失去了科道的制约,皇权极度膨胀之下,很容易会将大明再度引上歧途。 太上皇就是很好的例子,当今陛下固然圣明,但是,他们更要考虑以后,从这个角度而言,引入内阁参与,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如王翺所说,内阁的职能本身,就是参赞机务,以备咨询,所以,预闻政务是理所应当的。 而且,内阁设在宫中,和外朝衙门不同,人员简单,尤其是现在,内阁和翰林院切割之后,二者不会相互兼职,所以,内阁也甚少和其他衙门有所往来,保密性也相对较强。 这么看来…… 卧槽?! 王文怎么觉得,自己好像有点被说服了呢?! 再看王翺那副宠辱不惊的劲儿,王老大人忍不住哼了一声,没再说话,与此同时,陈镒也沉吟着,没有再开口说话。 见此状况,朱祁钰总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