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_第五百三十二章:内阁存亡,在此一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三十二章:内阁存亡,在此一役 (第5/8页)

逼天子低头,重新回到天家“和睦”的正轨上。

    能够证明舒良逼凌太上皇最直接的证据,其实压根就不是什么军报,证言,而是太上皇迟迟不肯归京。

    所以说,太上皇在宣府一日,压力就在天子的身上,就在舒良的身上。

    而太上皇只要起行归京,那么一切自然就归于平静。

    因此,对于天子来说,想要破局极为简单,将太上皇已经起行的消息放出去,然后给太上皇盘桓宣府这几日,随便找个理由,保下舒良很简单。

    但是天子不这么做,就是在考验内阁!

    如果最后让天子出手,收拾局面。

    那么,就是内阁的无能。

    这也是那几个七卿大臣,稳坐钓鱼台的原因所在。

    事情的结局早已注定,局面始终在天子的掌控当中,纵然这个时候闹得再厉害,最终也不会出什么乱子。

    剩下的,就是内阁能不能承担起天子给予的期待了。

    今天是内阁的舞台,不需要他们插手。

    看了一眼同样面无表情的首辅老大人,俞士悦深吸了一口气,既然已经站出来了,就没有退回去的道理。

    内阁的存废兴旺,就在今日了。

    大步来到殿中,俞士悦疾言厉色,怒道。

    “舒良,你好大的胆子,一介内臣,不仅肆意妄为,质问太上皇,如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竟还敢巧言善辩,嘲讽谏官,你可知太祖铁律,宦官不得干政?太上皇是否致祭土木,乃是国事,朝廷自有决断,岂是你能多嘴的?”

    调和内外……

    这四个字说说容易,身体力行又何其难,jpg。

    舒良转头看着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