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大明:别再叫我监国了_第293章 洪熙文学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3章 洪熙文学奖 (第2/7页)

上不得台面。

    主要是朱瞻墡的大学招收人数也多,又有面相大众的义务教育,这点才是这些人反对的重点。

    为什么呢?

    因为学识文化渐渐的不再是稀缺资源了。

    古代读书可是很贵的,高门大族可读书,寒门中只有那些族中最优秀的孩子才有书可读,读书人,人人皆苦读,有朝一日金榜登科,便如鲤鱼过了龙门,换了新袍退了百姓身,便是官了。

    现在朝堂上这些大臣们一个个都是这些人中最最优秀的那批人,他们比普通人聪明,当然也刻苦,他们掌握着最高等的文化,他们以此为傲,他们将会继续让他们的子孙后代优先掌握学习的权力,拥有更高的,更多的知识。

    知识就像是一堵高墙,墙内文人才子高雅乐曲,家国大事朝政江山,墙外俗世苍生。

    墙内的人学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但你若说要将墙推倒,让墙外的人进来。

    不行。

    因为打心底里瞧不起你,下等人。

    而朱瞻墡所做的事情是让所有人都可以上学,学知识,虽说其中大部分资质平平,但是上过学人便不会只甘于在墙外生活。

    农夫和渔夫的孩子有了和门阀贵族一样学习的机会,这让门阀贵族们为之不满,凭什么这些底层人可以获得学习的机会?

    你们应该去打渔,去种田,去街头叫卖,去做木工,去做力工,你们的孩子也一样。

    但是朱瞻墡朱瞻墡所做与你所想背道而驰,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需要技术工,需要大量的科研人才,广州府已经是个很好的例子,大量的大学生被各个商行哄抢,供不应求。

    现在这些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