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3章 片板不得下海 (第4/5页)
和去打一场回来,不说杀多少倭寇海盗,至少回来吹牛逼的本钱是有了。 咱也是跟着郑和厮杀过倭寇的人,这事情至少象山县的县志里面得写吧,搞不好多杀点倭寇还能得赏留名。 陈知县则是陪着朱瞻墡走一走。 陈佑山看着朱瞻墡身边至少跟着一个侍女,一个太监还有两个护卫,这排场可不是一般人,这位朱公子更加确定应该是五殿下了。 作为被外派历练的官员,陈佑山迫不及待的找机会升官回京,如果没有特殊的机会,他们这种没什么门路背景的人,得走好多年并且不能出错误才能升任回京。 十年寒窗谁不是为了高官厚禄,做人上人,出定国良策,写诗文传世。 但是要做这些,他得先回到京城。 现在面前的是监国的五殿下,一个小孩子,心智远超年龄,他得好好表现,这次表现的好了,让五殿下记得自己,但凡五殿下美言几句,顶过自己多年的努力。 他得好好表现自己。 “朱公子,此次肃清海盗倭寇,我虽文人,也愿随军一起出征,但凡我大明男儿戍卫边疆是为己任。”陈佑山义正言辞的说。 “陈知县,你是进士第几名?” “一甲十二名。” 朱瞻墡点了点头,排名倒是非常的不错,这年代的科考,能考到这个名次,必然是聪明和勤奋缺一不可。 “陈知县,象山的海防做的非常不错,你做知县想来下了不少功夫。” 陈佑山谦虚的说:“朱公子谬赞了。” 陈佑山是文人,但是昨日见到三个象山卫所的千户对其极其尊重,想来手段,心机都不错。 文人懂得驭兵,这样的人很少。 “陈知县,对大明的海防持什么意见?是该退缩陆地还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