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大明:别再叫我监国了_第80章 江海之路(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0章 江海之路(三) (第2/4页)



    “父亲,我想到一种新的生产方式。”

    “什么方式?”

    “集体经济。”

    “何为集体经济?”

    “以村为集体,乡老,族长负责,如某个村经营蚕丝,所有的农户将蚕丝都收入集体,一起供销,派人与商行谈价格,甚至直接包船运送到其他城市以卖上更好的价格,所得收益,按照各家各户的产量分成。”

    听闻此做法,几人都是颇为惊奇,朱瞻墡的办法是刺激经济,以求突破寡头垄断,商贸繁荣才能增加税收,但是很明显会侵害到现在的豪绅地主阶级,想要真的做起来会非常的困难。

    他们朱瞻墡的想法超前,但是陈瑄估算会非常的难落地,还需要进一步的商讨。

    步子不能迈得太大,现在阶段要先稳住本来的江南士族门阀,又要刺激经济。

    朱瞻墡自己倒是不这么认为,蒸汽机一旦可以量产,可不是只有装船这么一个作用,各行各业随着蒸汽机的进入,生产力都会得到大幅的提升。

    蚕丝抽丝,纺织,农业灌溉,煤矿挖掘,物资运输,等等各行各业都会得到一个极大的提升。

    大幅提升生产力,社会的生产力提高了,国民经济能力就会提升。

    商贸需求会变大,这些原来的行业寡头或者行业垄断者都可能会面临一次洗牌。

    短时间内陈瑄想不到办法很好的解决士族门阀对于漕运和商贸的垄断问题,只得先想想税赋的问题,税才是朝廷最看重的。

    朱瞻基思考后说:“现有的漕运税务,商税和门摊税是容易被偷逃的,可否以严罚,严抓来遏止。”

    “不行。”太子直接否定了他的想法:“现下是要刺激商贸,增加漕运海运繁荣来增加赋税,氏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