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686节 (第7/8页)
。” 宋礼也补充道:“杨相是杨士奇的从侄(族兄弟的儿子),比杨士奇小十三岁,今年二十五岁。” 朱棣嗯了一声,只道:“国家取才倒也不避讳这些,想来既然把杨相推荐上来,那看的就不是杨士奇的面子,而是此人确实有真材实料,朕是信你们的,不用解释这些,只是宋子环却是个有趣的人,此人颇有诗才,可惜朕不想用诗才取人。” 朱棣转向姚广孝:“荣国公觉得该选哪个做会元(会试第一名)?” “回禀陛下,臣认为,杨相,当为会元。”姚广孝躬身道。 朱棣微微皱眉,姚广孝这个建议不符合他的初衷,但朱棣转念一想,这个结果已经不错了,反正会试的排名,跟殿试还不是一回事,所以朱棣略一沉吟,淡然道:“既然荣国公作为主考官坚持,那便如此办吧,剩下的按考官的建议来排序即可。” 朱棣说着顿了顿,又叮嘱道:“不过此事切记保密,不要泄露出去。” “臣遵旨!”几人拱手道。 朱棣又将视线投向姜星火:“国师,依伱看来,此次殿试的第一名该是谁?” 会试的排名,还是主要按照主考官的意志来排序的,但殿试,基本上就是以皇帝的意志为主了,皇帝相中哪个人,就让哪个人来当状元,并不是一句玩笑话。 殿试的时候,皇帝确实会倾向于长得帅的。 “全由陛下圣裁吧。” 姜星火翻了前五名的卷子,策论写的都不错,对于现在大明开展的变法改革,都有自己的一套观点,不见得是什么治世能臣,但最起码见解都在线,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