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661节 (第6/8页)
解缙咳了一声,只道:“古今不同,不可概一而论,不过变法乃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整顿吏治纵有阵痛,也是必然的。” 显然,解大绅不愧是用rou身替变法挨过两刀的坚强战士,这个立场不是一般的稳。 而且自从建文四年那件事以后,他就深知跟朋友聚会,尤其是聚会喝了酒再乱说话表态,那就是坑,而且是一个自己挖土埋掉自己的坑! 但胡俨不这么想,这人看问题太通透,又偏生不肯变通。 “以史为镜,可知兴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 “当年荣国公上疏请求变法的时候,我便说过,变法能不能成,在于能不能培养出一个得利阶层,而今时今日种种举措,却是越来越让我担忧。” 杨士奇这时候忍不住拉了他一把,低声道:“若思,慎言!” 胡俨却是不管不顾,借着酒劲似乎要把这些日子以来的所思所想倾吐而出:“如今国子监内,士子思想混乱,风俗道德不存,人心各个思利,都瞧着苗头要逐利以前是士农工商,现在是四民皆本,可要是一边让士子认利,一边把衙门的这些‘利’都给清扫一空,未免矛盾纵使一时清扫干净,这颗心种下了种子,以后进入衙门的士子,便不会变本加厉吗?” “教书育人,教的就是诚心正意,可惜现在国子监从上到下,心意都歪了。” 金幼孜半晌才缓过神来,惊讶道:“你疯了不成!” “我说的有什么不妥当吗?” 其实按胡俨的逻辑说,没什么不妥当的地方,程朱理学有万般不好,哪怕卫道士们再口是心非,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加强道德约束力,形成一个道德社会方面,程朱理学做的是很好的,最起码,程朱理学不鼓励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