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683节 (第2/7页)
德心的,就算没有父为子纲,难道父子之间就没有本能的道德相处了吗?之前解大绅就说过‘盖赤子之心,见父自然知爱,见兄自然知敬,此是天理源头,何消去存天理,而后发之为事父乎?’就是这个道理,人伦关系,就算没有三纲五常的约束,一样是存在的,并不会因为三纲五常的消失而消失。” “换句话说,在三纲五常这些概念没有被发明出来之前的时代,在孔子诞生之前的时代,人伦关系就不存在了吗?” 这是一个相当尖锐而又真实的问题。 即人的社会伦理关系是先天存在的,儒家没有出现之前就有,儒家即便消亡了,它还存在。 伱出不出现,它都在那里,一动不动。 所以姜星火的意思也就不言而喻了,就算是三纲五常崩解,也不意味着社会基本的人伦关系的崩解,以前什么样,现在还什么样。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三纲五常的压迫束缚作用,远大于它的道德导向所用。 没有三纲五常的压迫,大明的社会风气会变得更加开放,这种开放,对于逐渐转向新的道路的大明并不是什么坏事。 “而对于士子来说,理学有道理,别的学说未必没有道理,道理就摆在这里,总是越辩越明的,纵有一时的思想混乱,又有什么干系呢?” 听到这话,旁边的王允绳和胡俨,也都若有所思了起来。 姜星火在这件事情上,表现出了极度的自信。 在思想问题上,不能用武力镇压,也不能充耳不闻,阵地就在这里,你不占领对立的思想就会占领。 只有直面上去,用客观扎实的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