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_大明国师 第63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637节 (第7/9页)

载.而洪武二十四年的时候,黄河在原武决口,直接把安山湖给弄没了,会通河于是淤塞。

    宋礼经过实地考察,权衡了多种方案,最后采用了当地参与过元末治水的老者的建议,筑堽城-戴村的大坝,横亘五里,遏制汶水的水流,把汶水一分为二,四成到南面的徐州沛县,六成到北面的临清。

    会通河开浚好以后,现在的黄河相当于多了一条泄洪大河,有了这个前提条件,才能让黄河从夺淮入海的现状产生了部分改变。

    当然,主要问题还是解决不了,因为元、明两代均建都北京,为了维护大运河南粮北运的漕运任务,在治河策略上都是尽力防止黄河向北决口以免危及运河.按照这种办法,其实还是跟元朝一样,治标不治本,元朝的时候就出现了黄河以南流入涡、颍为主,以东流入泗为次的南、东分流局面,当时南流的称大黄河,东流的称小黄河。

    而姜星火的目光则更加长远一些,下定的决心也更加大一些。

    治理黄河虽然很难,但绝不是完全做不到。

    这件事情,在诏狱里模拟元朝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做出了抉择。

    所谓“一啄一饮,莫非前定”,大约就是如此了。

    “既然要治理黄河,那就要治理好,现在黄河夺淮入海,而淮河是夺江入海,淮河连自己的出海口都没有,要从三江营汇入长江继而入海,长期以往,怎么能行呢?”

    淮河本来属于外流河,即淮河水最终将由陆地流入海洋,淮河原本也有自己的入海水道,是一条独流入海的河流,但由于淮河流域水系地貌的原因,历史上黄河中下游河道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