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6章 大错变大功 (第4/6页)
不能再败了,几乎在场所有人心里都明白这个道理。 齐泰和黄子澄今天都没敢坐着。 此刻两人都站在下面,齐泰等了半天没等到皇帝说话,便微微抬头侧目。 皇帝一脸严肃,眼珠也不动,在看着武英殿的大门,也不知在想什么心事。 他暗暗长叹,隐隐体会到皇帝的内心压力。 朱允炆毕竟还年轻,当初送耿炳文去江边有多兴奋,现在就有多失落。 皇帝的承受能力,显然远远比朱棣差多了。 就在这时,齐泰感觉到有人在注视自己。 他往左扭过头,发现黄子澄正在瞪着自己,然后向他使了个眼色。 齐泰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想了想后,只能硬着头皮道:“皇上,臣有本奏。” 朱允炆听到齐泰的声音,才缓缓回过神来,他的声音原本就不洪亮,这会也变的有气无力:“齐尚书你说。” 齐泰正想开口,外面有宦官跑了进来,他只能暂停。 宦官跑到皇帝身边低头说了什么,皇帝便道:“宣他们进来。” 外面马上有宦官高唱,宣魏国公,驸马梅殷、王宁进殿。 外面又同时进来几个人,分别是徐辉祖,梅殷、王宁。 加上大殿中原有的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大殿里也就十个人不到。 朱允炆每次重要的事情,都是召集少数人就议定,有利也有弊。 利是减少不必要的纷争,不然一件鸡毛小事,能在上朝的时候,争上三天两夜。 弊是很容易经过少数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