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5章 恩人 (第2/4页)
但是收药的给的价儿太低,用她爹的话,能把这玩意喂了猪也不贱卖。m. 叶穗捡起芍根观察,她不是专业人才,但也知道,衡量白芍好坏,是看芍根表皮皱纹细致与否,还有颜色如何。 她脚下那布袋,大小均匀,没有发粘发霉样子,算是中上品。 似乎看穿叶穗想法,马红梅解释,“土里刨食的人,伺候这些东西最是用心。 叶穗你不知道,种植时间长是一回事,后续处理才麻烦,得烫根刮皮,还得干燥。” 叶穗点头,以前她看过一个纪录片,知道处理起来多麻烦。 烧火煮根,煮熟后,捞出放在冷水中浸泡,随即取出刮去外皮,切齐两端,摊开晒。 晒场摊薄曝晒也有讲究,得上下翻动。 中午太阳过猛,得用竹席盖好芍根,等到下午阳光没那么炙热,再摊开晒。 这样晒三五天后,把芍根在室内堆放两三天,促使水分外渗,然后继续摊晒三五天,如此反复三四次,才能晒干。 这中间每一步都得精心对待,稍错一步,芍根就会发霉变质,影响药效。 三七同样复杂,从地里挖出来的鲜三七首先要进行分拣,将一颗三七的地下部分分拣成剪口、主根、筋条和绒根四部分。 分拣完成再清洗,烘干、晾晒。 最后一步是要抛光,但他们没卖出去,就没进行最后一步。 见叶穗好奇,马红梅来了兴致,带她去储藏药材的屋子参观。 五六十平米的大屋儿,角落摆着几十个麻袋。 乡下屋子环境虽差。 但马家储存药材,要求就高,屋子干燥整齐不说,窗户也用好几层塑料布糊上,没难闻味道,反而有淡淡药香。 叶穗扒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