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50节 (第7/7页)
候融入一些心学思想,反而能够脱颖而出得到好成绩。 这也是延平书院这些年中举人数远远多于县学的原因,前几任县学教谕都没心思抓教学,更别说去揣摩省里和府里学术风向了。 而延平书院的山长是福建知名的大儒,对本地学政了如指掌,更是和这些学官都能攀上交情。 他的学生自然要比县学学生更容易中举了。 陈朝源、熊岳和林清材之中,熊岳的家境算是最好的,对于时下流行的心学最有兴趣。 林清材是大族旁支,也是听说过心学的,倒也能说出一两句来。 陈朝源年纪最大,这些年攻读又太辛苦,对于心学没有兴趣,基本上都不发表意见。 熊岳谈到了最近南平县流行的心学,叹息一声说道:“只可惜家贫,无法去延平书院中听那些大儒讲学,吾对心学也只是了解个皮毛。” 林清材则说道:“格物,致良知之说我也只是一位族兄听过,具体怎么做也是没有头绪,听说侯官有人建造心学精舍,又要精制那凝神香,在精舍中才能体味格物之法。” 苏泽听的都无力吐槽了,感情这年头的心学流行更像是某种气功伪科学,很多人搞心学研究就是行为艺术啊。 其实大部分人对于心学的追求就是这么形式主义,毕竟这东西听起来太过于玄乎。 而这些读书人谈论心学,也不是为了真的“致良知”,而是因为现在心学在朝堂和民间都很流行,通过谈论心学可以融入到了上层圈子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