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128节 (第3/6页)
很多人都认为明代优待读书人,优免读书人名下的土地田赋,其实这是错误的。 有功名官员能够优免的是杂役,并不是赋税。 大明朝百姓身上的负担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基于土地的赋税,另外一个就是基于人丁的杂役。 赋税很容易理解,就是土地产出粮食,按照比例征税。 杂役就是基于人口分担的义务,按照人口比例派人去给官府免费干活。 这些活儿包括修城墙、修水利工程、运送粮食、给官老爷抬轿子等等。 连给官府做衙役,其实也是一种杂役。 有明一代的杂役是很重的,很多百姓将自己的户籍投效到有功名的读书人名下,就是为了免除杂役。 只要是官府登记在册的土地,田税都是少不了的。 可田税少不了,但是能不能征收上来,那就不好说了。 比如这位蔡员外,曾经做过南直隶户部员外郎,在官场交友广泛,衙役连他家宅子的门都进不去,更不要说是催征田税了。 城南很多庄子,看到蔡员外不交田税,那也跟着后面抗税,搞得每次去城南征税的税吏都没办法完成任务。 无法完成任务,就要被县里的老爷斥责,甚至要自己掏腰包补足欠税。 “蔡员外那么多土地,他又是怎么抗税的?” 林清远这段时间没少和蔡家扯皮,疲惫的说道:“蔡员外说他家这些年都没种粮,拿不出粮食交税。” 这个理由也行? 苏泽想到自己如果造反,也免不得要和这些“乡贤”打交道,他问道: “那这些年蔡员外都种的什么?” “蔡家那几个庄园都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