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同的欧洲 (第4/5页)
一种理想的社会组织结构,它把世界上的所有人分成了三种。一种叫做祈祷的人,这种人用祷词来泽被众生,也就是教士和主教、教皇们。一种叫做战斗的人,他们用军事力量保护所有人,很明显是指的骑士阶层。还有一种人叫做劳动的人,他们用辛勤的汗水维系所有人的生存,这就是农民了。这个年代还没有工人的概念,在城里住着的人既不能种地又不能放羊,只是从事一些手工业和服务业,显然不是这三种人里的任何一种,所以不符合教会的理念,必须被歧视。 十三世纪的农村构成方式分为三种,村庄、采邑和教区,不管在北欧、西欧合适南欧都差不多。 村庄,一般是由一群自由民和佃农自发组成的。自由民有自己的土地,不需要付租金,只要交够教会的什一税就可以自给自足。佃农则没有自己的土地,他们通常都是租种贵族的土地,交完什一税还得交地租。 采邑,贵族和佃农组成的基础社会模块,可大可小,主要看这个贵族拥有多大的领地。采邑有的时候可能包括好几个村庄,有时候就是一个小村子。 教区,牧师和教区居民组成的社会模块,一个教区可能同时包括几个村庄和几个采邑,也有可能一个教区里只有一个采邑,一般都是比较大的采邑。 在这三种模式里,采邑是最普遍也最重要的组织结构,可以没有村庄、没有教区,但不能没有采邑。因为每个采邑里都有很多公共设施,村庄里一般没有。比如说铁匠、木匠、屠夫、面包师和酿酒师,他们可以给所有居民修理农具、房屋、屠宰、面包和酿酒的服务。另外采邑里还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就是水源,也就是水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