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44章 (第1/3页)
儒家讲究天人感应,意思是上位者做了坏事,会引发老天爷降下惩罚,比如地震,海啸,蝗灾,旱灾等等。 董仲舒提出这套理论,也是为了劝告皇帝,告诉他做了坏事,有老天爷看着。 这套理论,放在楚千秋的前世自然是有问题的。 正所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一旦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又找不到【失德之人】,替罪羔羊,这套理论就成了笑话。 但放在如今的世道里,天人感应并没有破产,相反还有几分道理。 因为真的发生过孝感动天,六月飞雪,大旱三年的传奇故事。 人是可以感动上天的。 或者更准确一点,感动人道。 天一真人在给楚千秋解释衰世的时候,还补充过一句话: “天道无情,人道有私。” 对于天道来说,人族兴盛,或者妖族兴盛,那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 在太阳系中,月球,地球只不过是一粒微尘。 更何况是浩瀚的宇宙。 人的喜怒哀乐,与璀璨星河相比,不值一提。 天若有情天亦老。 但对于人道的权柄来说,它是有自己私心与欲望,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甚至还有一点点的小脾气。 每当衰世来临的时候,它就像是一个有着起床气的孩子,会宣泄着自己的愤怒与情感,对于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 它能够听到众生的声音,并实现他们的愿望。 跟楚千秋的悲愿大道很像。 只不过衰世的实现方式,是灾难而已。 窦娥之冤,感动天地,于是六月飞雪,大旱三年,连带着周围百姓一起完蛋。 “所以衰世,其实是一个类似大道的生命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