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5章 (第1/2页)
有的盗洞打在排水渠上,有的盗洞打在最外围的墓道上,还有的盗洞压根没成功打在墓上。 第二,这个墓中,阴刻了不止一个人的墓志铭。正如沈惇的发现一样,那面巨大的石墙上一次排列了七位昇人,从帝王将相,到士农工商、玄门道人,职业分布均匀,年龄相差巨大,且墓志铭上的第一位是开创了大昇的皇帝,最后一位是“与国同休”的方士,叫人难以摸清其中的具体联系。 还有第三点,这第三点是秋泓等人没能在方士墓中发现的。 那就是,这个墓一共三层,第一层陈列生平,也就是墓志铭。第二层存放陪葬,陪葬物虽已几乎被盗空,但仍能从留下的几件看出,陪葬里有皇家的器件儿,比如,一顶仿造的金丝翼善冠。 而第三层,这就是这个墓最奇特的地方了。 迄今为止,没有人成功进入到第三层中,尽管勘探结果表明,第二层下有一个面积比前两层更大的墓xue,但包括各路盗墓贼以及专业的考古人员在内,没有人在第二层中发现能够通往第三层的入口,哪怕说,机关。 然而,即使连机关都没有,此地还是会隔三差五出现被肢解的尸体,这些尸体在被确认完身份信息后,往往能与流窜的盗墓嫌疑人相符。 那么,一定有能够进入第三层的通道,只是这个通道非常的危险,没有人能活着进去,或者说,活着出来。 文物保护单位和考古研究人员还有更多更值得去发掘勘探的历史遗迹,既然这个离奇的“方士墓”无法更进一步,那索性就放着不管了。因此,近些年来,已没有专家再去涉足关阳县长水河吴家园了。 陆渐春将视线落在了文件最末那句“其中大量文物已因‘樊州跨江大桥劫持案’遗失”上,他缓缓吐出一口气,背靠窗棂,阖上了眼睛。 窗外是车水马龙的大街,楼下一位支着小摊卖烤红薯的中年妇女正在热情洋溢地和门卫大爷攀谈,时不时鸣笛声传来,几艘快艇越过碧玉江跨江大桥的影子,沿着堤坝的方向疾速驶来。 正在这时,手机铃声响起,惊醒了陷入沉思的陆渐春。 “你送来的东西,我们已经收到了。”电话那头传来一道清冽的女声,“关于你想要见面的愿望,我们也已经了解了。” “结果呢?”陆渐春不是喜欢废话的人。 电话那头的女士笑了笑,回答:“恭喜您,陆先生,您对本协会的贡献足以本协会吸纳您成为第十六期会员,近日,我们就会通知您参加线下聚会交流。” “近日?”陆渐春拿下手机,看了一眼日期,“近日具体什么时间?” 电话那头的女士沉默了片刻,似乎在与什么人交谈协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