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活着再见_第二百七十章三下江南(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章三下江南(一) (第1/9页)

    1946年12月17日,东北的战事突然进入一个高潮,国民党军以 6个师的兵力,向位于松花江南的临江发起了进攻。

    正当国民党军步步进逼时,民主联军北满部队第l、第2、第 6纵队另3个独立师共 12个师,冒着零下一40c的严寒,从松花江北面渡江南下,直取长春、吉林,出其不意地歼灭了国民党军一部,迫使其停止对临江的进攻,抽兵北援。

    1月 30日,国民党再次以4个师的兵力,对临江发起了第二次进攻,民主联军以第3纵队进行机动防御,以第 4纵队插入国民党军后方进行袭扰。

    国民党军感觉兵力不够,暂时停止进攻,又从北面调集 1个师南下,于 2月 13日向临江发起第三次进攻。

    北满民主联军于2月21日第二次越过松花江,又在德惠、九台地区歼灭国民党军一部,迫使国民党军再次停止进攻临江,抽兵北援。

    “南打北拉,北打南拉。”

    国民党军对临江的三次攻势,就这样在严寒中一次次被瓦解。

    三犯临江的失败,使杜聿明十分恼火。他无法理解四个师全套美式装备,兵力优势,火力优势,每每作战却总处于劣势。

    共军指挥灵活,不打仗时四处运动,让你无法捕捉战机,一旦国军露出破绽,他们便蜂涌云聚,如此焉有不败之理?

    杜聿明认为这是战场指挥官无能造成的。他决定亲自披挂上阵,与东北民主联军一决高下。

    ……

    孟占山的烦躁情绪一直延续到杜聿明亲自上阵,一直延续到三下江南。

    独立旅连续参加了二下江南的战斗,部队整天都处在长距离奔袭中,弄得非常疲劳,不过部队的士气非常高,大家一边行军,一边唱着顺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