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烟火_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劝白云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劝白云虎 (第4/5页)

海商们的眼神也从一开始的摇头惋惜,到充满惊讶,再到嫉妒的两眼通红。这一点,从百姓购买证券和越来越多的百姓或是成为海商或是跟随海商的船只走向海洋,就可以看的出来。

    而大明最苦比的人,其实是那些文官。大明武将由于开国封赏的缘故,一般多少都有爵位在身。就算是公侯伯三等的爵位不多,但是县子和县男还是不少的。有爵位就有着禄米,几百石一千多石不等。

    别看这点禄米好似没有多少,但是只要和文官的俸禄一比较就知道了。就拿韩德来说,他曾经是从二品户部侍郎,年俸也才五百七十六石。咋一看好似和县子县男的爵位没有差多少,但是县子县男的可是叫禄米,也就是说朝廷发给他们的全部都是米。米,可谓是这个时代的硬通货了,就算是遇到米价低廉的时候,了不起不买自己吃,也是可以的。

    而文官发的可是俸禄,就拿韩德来说,他的俸禄只有一半是发放的米和面,其他的是一些宝钞、花椒、胡椒、绢布、棉布等。所以在洪武初年的时候,每逢官员发放了俸禄,都会看到有着不少的人拿着花椒、胡椒、绢布、棉布等,在大街小巷售卖。这些人不用看,百姓就知道他们一定是哪位京官的家人。

    而且老朱最开始制作的宝钞,那就是厕纸上面印了一些墨汁而已。不仅容易被汗水泡烂不说,本身的卖相也是低劣的很。随着宝钞的贬值,文官们在拿到宝钞的瞬间,要做的不是回家,而是赶快去米铺里将宝钞换成白白的大米。

    这种现象愈演愈烈,直到韩度执掌宝钞提举司,以巧夺天工的精美宝钞和可以直接在银行里面兑换成现钱的承诺,以及老朱的天威,才彻底让百姓官员重新认可了宝钞。甚至,还让不少的官员在最初的时候,小赚了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