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大司马_第29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1节 (第5/6页)

为众人解释,说道:“崔君为人公正,不喜任性放肆之人。三公子虽为兄女婿,但三公子为幼子,为人随性,崔君多半不愿相助。”

    顿了顿,司马懿补充说道:“懿兄朗与崔君友善,曾在书信中论讨嗣子人选,崔君以为当立长为先。公子若能侍崔君为师,采纳忠言,崔君必心属公子。”

    相较于司马懿,众人常忽略了司马懿的兄长司马朗及弟司马孚二人。

    司马朗长司马懿八岁,在董卓乱政时,他敏锐察觉到关东诸侯与董卓必有一战,故而率族人逃难,躲过一劫。

    二十岁时,便入曹cao的帐下出任官职。为官期间,因政治能力出众,为人勤俭节约,加之司马氏与曹氏的紧密关系,司马朗升任到兖州刺史。

    然司马朗岂能那么简单?

    司马朗善于交友的能力,为司马懿铺平了仕途。

    司马朗受河内名士杨俊看重,与同郡的常林、王象、赵咨关系紧密。得父辈关系,司马朗与颍川士人陈、荀等士族关系也好,司马懿便是由荀彧举荐于曹cao。

    不仅于此,司马朗与并州的王凌、贾逵二人关系友善,且与冀州的崔琰关系也好。自荀彧、荀攸陆续病逝后,司马懿便得到崔琰提拔重用。

    以上这些人在曹魏国中皆出任上卿、高官,兄长司马朗去世后,司马懿袭承父兄的关系网,通过运营从受惠者,成为施恩者。

    司马氏的篡魏,岂单是司马懿父子的功劳,而是司马氏关系网集体作用下的功劳。

    “彩!”

    曹丕大喜过望,说道:“崔君公正为国,丕岂能不以师侍之?若能得崔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