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4节 (第3/7页)
“孝直所言多偏颇,巴蜀离吴楚有千里之遥,今不以严法治之,待二州人士恃骄而纵,再治以严法,多有怨言,此将大不利主公。今让公清善断者为刺史,梁蜀人士或会生怨,但从长久观之,则是大利我国。” 当然诸葛亮还有一点没说,得其上者得其中,如果治法过严,引起大的动荡,亦可换上手段温和的刺史。但若直接让手段温和的刺史上位,怕就难行严法。 “且如孔明所言!” 刘备捋着胡须,说道:“今治二州,当以公清善断者为刺史。然孔明可有人选?” “徐君元直、顾君元叹、潘君承明,此皆可为州刺史之人选。”诸葛亮推荐道。 “元直、元叹、承明?” 刘备斟酌几许,说道:“元直随孤征战多年,尽力劳力,可任益州刺史;承明为荆楚上卿,执法公正,可为梁州刺史。元叹,孤另有重用。” “二州治下郡守官吏,由孔明与诸卿多加斟酌一二。” “诺!” 顺江直下,船至江陵,王粲所献文书至。 庞统将文书递上,说道:“主公,武汉来书,请主公择选王国号。” “王国号?” 刘备将手中的封赏名单合上,拿过文书浏览。 庞统坐到榻上,说道:“主公,武汉中枢众卿议有三国号,一曰武汉国,二曰楚国,三曰汉昌国。武汉国,取自武汉郡之名;楚国,来自楚地;汉昌国,取自汉室昌盛之意。” “汉昌国?” 刘备疑惑问道:“今无汉昌郡,何来汉昌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