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0节 (第1/8页)
刘琰心念富贵,笑道:“主公,我军将士多是北方之人,远离乡野,不似长公子帐下将校,不知可分京口屋舍及园地桑田与诸将,以安将士之心否?” “呵呵!” 刘备看出了刘琰的意思,又见众人皆有如此想法,笑道:“诸位随备从北至南,又征战江左数年,威硕不言此事,备亦有此念。” 话音初落,一直不发言的赵云,忽然发言说道:“启禀主公,昔前汉之时,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之语,舍孝武皇帝封赏。今国贼非但匈奴,乃有曹cao,未可求安也。需天下太平之时,方敢议各返桑梓,归耕守宅。” “今江左人民,初遭兵戈,流离失所,无心耕种,当让其各归田宅,令安居复业。户籍已成,可从兵调,或出赋税,如此可得丹阳百姓之欢心。” 赵云此言一出,在座众人面面相觑,心有不悦。 刘备微微挑眉,将众人神色收入眼底,又看向诸葛亮。 诸葛亮领会意思,拱手说道:“启禀主公,威硕之言甚有道理,众文武追随主公多年,背井离乡,立下无数功劳,当得居所。但子龙将军之语,亦是忠君爱国之语。” “亮观京口城布局,乃屯兵之所。今为治所,当兼治民之用,不如修缮宅院让文武居之;江左地广人稀,又遭兵乱,桑田废弃,寡有人领。不如选无主之地,分于将士。” 别看刘琰、赵云在看田宅问题,实际上刘琰想让刘备允许他们这些有功之臣,去侵占京口百姓的良田,进而将百姓变为他们的佃户。 毕竟没有一个官僚自己亲自下田种地,都是由大量的佃户及奴婢打理田亩。因而土地兼并,必然伴随着侵吞人口,隐瞒赋税的情况出现。 历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