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3节 (第5/7页)
这就是蜀汉早期的政治。这股风气直到葛公执政早期,才被彻底肃清。 那以何事为肃清标志? 即葛公第一次北伐,委任亲信马谡出镇街亭。当马谡战败后,畏罪潜逃到汉中,寻求长史向朗的庇护。向朗知情不报,包庇马谡。 葛公不仅因街亭之败而震怒,更因互相包庇的风气而愤怒。北伐失利后,葛公请贬三等,以右将军行丞相事;赵云贬为镇军将军;马谡、李盛、张休等全部下狱处死;丞相长史向朗罢黜官职。 上至丞相,下至将校,无一幸免,方才遏制住这股不正之风。若无葛公统理蜀汉政治,蜀汉上下早已是官官相护,违法乱纪之辈层出不穷。 然当下不论对于诸葛亮而言,还是对于霍峻来说,都不愿过分追究这些。不仅因主公是刘备,亦有当下政局不稳,大业未成,正当用人之时等诸多客观因素存在。 在诸葛亮的眼色下,霍峻尝试劝道:“主公,子方贪腐之事案发,若让他官居原职,岂不有助长不正之风。峻以为何不如调任新职,另有别用,既不伤老臣之心,又可让下恩服。” 刘备抿着茶水,问道:“仲邈有何建议?” 霍峻向刘备拱手,建议说道:“主公,今江州已克,巴蜀可望。然巴蜀之南有四郡一属国,分为永昌、益州、越嶲、牂柯等四郡及犍为属国,唤为南中。” “此四郡一属国,乃孝武皇帝开疆之所有。地有千里,民有百万。然南中之所,山脉纵横,蛮夷众多,汉人大族遍布于此间。名有刘璋治下,实则不顺王命。” “今何不如委糜君出任南中都督,掌南中军政,为主公安抚南中诸郡?” 对于霍峻突如其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