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81节 (第3/7页)
害矣!” “逊观关陇百余万口,汉民人少,羌胡居半。古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羌胡习俗,不与华同。如汉多而戎少,或能行以教化;今汉戎居半,安能行以教化?” 陆逊认真说道:“恕逊斗胆而言,如若不寻法治之。更待数十年,羌胡不更旧俗,汉胡互侵,日后之祸不下羌乱,或更胜一筹,危及中原,望霍公深晓其害!” 东汉开国早期,因关中缺乏人口,刘秀将羌人内迁。在这之后,东汉陆续迁徙匈奴、氐、乌桓等部落。如羌、氐人分布在关陇地区,匈奴人分布在陕北、河套,少部分乌桓安置在边疆。 这种大规模迁徙,东汉未进行妥善管理,反而因处理有误,激起了羌乱。羌人在关中掀起叛乱,继而影响到南匈奴,南匈奴在陕北、河套也发生几次叛乱。 叛乱虽被东汉陆续解决,但汉人人口减少,反而加剧了关陇地区胡化。 “伯言之意,孤已知之!” 第731章 襄阳郡公 关陇地区的胡化问题,霍峻一直有所关注。 作为知晓历史进程的霍峻非常清楚,关陇地区的胡化问题在西晋时期,将因八王之乱而爆发出五胡乱华这一历史事件,继而产生分裂上百年的南北朝。 在那动荡的数百年间,关陇地区饱受战火蹂躏,汉胡互相厮杀共存,以至于出现了汉人胡化,胡人汉化之现象。 在这期间,北魏孝文帝为治中原选择汉化改革,北魏虽说灭亡,但其北魏拆分出的西魏,因势力弱小之故,继续执行汉化措施。 以宇文泰推行府兵制为标志性事件,西魏鲜卑人为与东魏抗衡,将关陇豪强、大族纳入军事体系,因其阶级利益关系,形成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