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章 攻山 (第5/7页)
如果是在旷野平地上,这种战术无可厚菲。遭到层层杀伤的敌人冲到近前,兵力和冲击力也大大下降,对于近战rou搏差劲的明军,压力也就没那么大。 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弊端则是敌人可以用骑兵反复虚攻,引诱明军浪费炮火。抓住火炮火枪装填发射速度慢的缺陷,伺机猛攻。 可郭大靖却没有按常规布置,而是要近、中、远的火力同时爆发,最大地杀伤敌人。 他的倚仗便是山顶阵地前的布置,建虏想近战rou搏很困难。 而在故意隐藏打击火力的情况下,建虏为了保证进攻的连续和持续,只有少量部队进行试探性和引诱性的虚攻,便没有意义。 事实上也正如郭大靖所预料的那样,特库殷调动兵力开始攻山,一直到山腰都没有遇到什么抵挡。 显然,敌人的阻击阵地就在山顶,也就是一道防线。这有点出乎意料,但特库殷却并不在意。 攻山的部队在山腰重新调整后,弓箭压制,步兵冲锋,向着山顶发起了进攻。 山上的还击强烈了起来,但还不足以挡住建虏冲锋的脚步。进攻的顺利,使得建虏再次压上了一个牛录。 这是正常的指挥,没有把前锋部队放上去就不管的道理。一旦前锋遭到挫败,后续部队能够再发起进攻,使得守军没有喘息补充的时间。 在距离山顶只有五六十米的地方,攻山的建虏不得不避开两侧的低矮木矛林。 削尖的木棍只有一米多高,斜着插入雪中,浇水冻实,密密麻麻,难以通过。 建虏在二十余米宽的通路上又向上登山进攻时,山顶的火力骤然加强,全部是侧射的火力。 弓箭、火枪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