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换明_第八十八章 小铁山布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八章 小铁山布防 (第6/7页)


    而当时的火绳枪想要精准射击是不太可能的,只能靠火力密度来提高命中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距离,敌人离得越近,火枪的杀伤力越强。

    可要把敌人放近了再打,就需要火枪兵的心理素质够好。

    明军鸟铳手,很多时候就是犯了这个错误,离得老远就开火,再装填时,建虏已经冲到了面前。

    这可能是因为鸟铳的质量低劣,也可能是因为畏敌心理,眼见敌人气势汹汹地冲过来,赶紧射击开火。

    除了火枪兵的心理素质要坚韧沉着外,如果阵前有阻碍物,也能够让火枪兵不致惊慌。比如武钢车,比如拒马鹿砦等等。

    而在藤野正负责的火枪兵阵地正面,绵延几十米的几百根削尖木棍,被雪水冻住,带着冰凌斜着指向山腰。

    这是一片枪尖的树林,建虏难以通过。在保护火枪兵阵地的同时,也收窄了攻击面,更利于防守。

    右翼阵地前,也是同样的布置。两边收窄,只给建虏留出了宽不过二十米的通道。

    而在正面阵地后,所有的抛石机都摆放在反斜面,建虏看不到,抛石机却可以突然攻击建虏。

    即便是这二十余米的进攻通道,在接近山顶阵地的几十米,下面却都是浇水结成的冰。而上面的雪很松软,则是后铺上去的,掩盖着下面的冰滑。

    从山顶至山腰百多米,几乎全部在居高临下的抛石机的射程之内。建虏如果只想着防备通常的滚木擂石,必将在抛石机的突然发动下,被打得措手不及。

    如此设计的巧妙,或说是狠辣之处,就在于层次性的覆盖打击,以及反击发动的程序。

    建虏从山下到山腰,可以说是毫无阻碍。再向山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