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换明_第六十二章 岳讬已死,消息确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二章 岳讬已死,消息确认 (第2/4页)

性几乎没有。

    张攀一方面是相信郭大靖,另一方面也认为尽快上报,或许能为东江军多要些粮草物资。

    对于东江军来说,尽管额兵是两万八,但实际上却远不是这个数字。

    朝廷数次额兵,有十万的,有六万的,最后定在了两万八千,不过是想尽量节省饷粮罢了。

    当然,毛文龙所报的二十万、十五六万,也有水分,那是把收拢的辽民中的精壮都算上。

    东江军和其他明军有所不同,有很多是在逃出建虏统治区的剃头辽人中挑选。因为粮食和武器的不足,能够武装起来的部队也就有限制。

    说白了,东江军这两万八千额兵是有武器有盔甲,至少是基本符合上战场的条件。

    但东江兵民难分,如果钱粮器械充足,从各岛辽民中再组织起数万人马,也是能够做到的。

    在朝廷诸公看来,东江的辽人百姓都是忍饥挨饿、疲累不堪,根本不符合士兵的条件。

    但在毛文龙看来,这些辽人都是历经生死才从建虏统治区逃出,他们不怕吃苦受累,能够忍饥耐寒,甚至头脑也精明。

    如果朝廷能给予充足的粮饷,发放足够的武器装备,这些对建虏充满仇恨的辽人,将成为令建虏胆寒的军队。

    可惜,朝廷诸公看不到这些,看不到毛文龙拼命收拢逃归辽民的背后,所蕴含的巨大力量。

    实际上,崇祯皇帝别的不行,在对东江军的看法上,却难得地英明了一回,评价道:“辽人避难、屯聚海岛,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