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_第二十八章 切不可欺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八章 切不可欺心 (第7/8页)

这般说法,可不是张某所言!”

    张鹤龄笑着摇摇头,道:“其实吧,西崖公先一句说的有理,现实如此,非一人一时之功。张某往日不无受益于这‘现实’二字。而张某,亦从不晦言。

    人都说张某嚣张跋扈,肆无忌惮,做了还敢说,说了还敢认?事实如何,张某不想辩驳。左右能奈我何?因而,本侯也不怕人言。但本侯见不得的是,既同是如此,何来差别对待呢?难道不说的就比我这个说了的高贵?

    衮衮诸公,难道不是该想如何改变?不思改变现实,只知区别相待,是觉着,我这个幸进的外戚好拿捏一些,而一般人不好拿捏?或是,划了我这一拨,就可天下太平?

    孰不知,倒了张家,还有周家,甚或还有李家、谢家、刘家……”

    “寿宁侯……”

    任李东阳自诩善思善谋,此时也不知该如何去说,他举拳行了一礼,摇摇头,就待离开。

    “西崖公,你是至今唯一一位当着本侯面自承家中有产有田的人,因而临别前本侯多说一句。”

    张鹤龄微笑着,平淡的笑容,让人仿若如沐春风一般。只是说出的话,却是让李东阳不知冷暖。

    “国家,家国?本侯一闲散侯爷,无资格去言及此等大的纲目。但本侯觉着,无论是何人何时,切不可欺心。

    本侯借一事说来,成化年间,那位藏了《郑和出使水程》的刘郎中,因其不畏君王的一举,为世人标榜,皆言他铮铮铁骨。本侯对事情的本身不予置评,他的初衷,本侯也不予猜测。

    或如世人所言,先帝欲再使下西洋之事,是劳民伤财,刘郎中有气节,不畏皇权,信念坚定,以致对社稷有功。

    但西崖公是内阁阁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