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明_第1046章 松江府要重点发展 (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46章 松江府要重点发展 (1) (第2/7页)

从万历后期开始,就有“卖不尽的松江布,收不尽的魏塘纱”的说法。可见,这里的布纱产量之大。

    事实上,松江府出产的棉布绢帛,绫罗绸缎,不但满足了国内的需要,还满足了海上贸易的需要。松江府有自己的出海口,大量的纺织品,可以在港口直接商船,然后贩卖到海外去。苏州的纺织品想要出海,还要走运河呢,松江府却是根本不需要。

    张准以前所在的鳌山卫,可谓是穷的叮当响,连卫指挥使,都没有心思呆在卫城里面,一心的向往外面跑。为什么呢?没有油水啊!整天喝西北风。可是,松江府所在的金山卫,当地的卫所官员,却是每年都拼命的贿赂自己的上级,不要将自己调离金山卫。为什么,有油水啊!

    金山卫管辖的几个港口,都是松江府布纱的出海通道。当时的松江府,其实没有真正的民用港口,全部都是军用码头,也就是俗称的水寨。这些水寨,战斗功能没有,贸易的功能倒是很强。后来,涉及到各方利益的牵扯,朝廷也是睁只眼闭只眼,不闻不问了。这些卫所的码头,就成了真正的民用码头了。

    为什么当时的明国,没有参与到大航海时代,都依然是贸易顺差?每年都要从海外赚取大量的银两?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明国的丝绸绢帛等产品,成本是其他的国家,根本无法相比的。就算别的国家,掌握制造丝绸的技术,在成本上,也无法战胜明国。

    前面说过,松江府没有什么出名的人物,也没有什么出名的历史事件,这里最多的,只有商人。准确的来说,是一群的手工场场主。他们从事的主要行当,就是纺织业。对于这样一个地方,张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